跳到主要內容區

基督教教會調查 : 淡水長老教會

  • 教會沿革

              187239日,加拿大大長老教會第一位海外宣教師馬偕牧師,在李庥牧師、德馬泰醫師的陪同下乘「海龍號」輪船抵達滬尾(即今淡水),開始其佈道、醫療與教育等多項事業,於是這日成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北部設教紀念日。馬偕的早期宣教(1872-1878)是以淡水河、新店溪、和隆河沿岸--也就是台北盆地--為主,後期(1886-1891)才往蘇澳、宜蘭擴展,向南也到苗栗、公館一帶。他在台宣教三十年,馬偕建立教會60間,本地籍傳道師60人,本地籍牧師2人,本地女宣道婦24名,陪餐者1738人,受洗者2633人,診所60處。

               馬偕登陸淡水後,在寶順洋行約翰陶德(John Dodd18381907,又譯為杜特、杜德、道約翰、德約翰、馬偕稱為「道先生」)的協助下,於410日,租到一間廢馬廄作為棲身之所(其位置在目前馬偕街24號後方),並以此展開傳教的工作──向鄉下牧童學通俗台語,開始在其家中招人禮拜,設論壇辯明真理,也以醫療服務社區。淡水教會以此日為設教紀念日。

               隔年29日,一有五位信徒接受洗禮歸主,即嚴清華、吳寬裕、林孽、林杯、王長水,隔週並舉行首次聖餐禮,淡水基督長老教會於焉成立。此後,教會人數漸增,偕牧師也開辦了偕醫館和牛津學堂(神學院),使淡水成為宣教、醫療和教育的重心。翌年在其前方臨海處(中正路294號址)另租屋為淡水教會最早之會堂,後來一度於淡水水碓租屋為會堂。及至1890年方購買Rinnie醫師舊宅改建成禮拜堂與牧師館,為淡水教會第一次建堂。並於隔年81日禮拜堂後面開設「義學()」一所(塾師為杜生財)

               1895年台灣改由日本統治,101日日本廳吳泰壽借淡水教會開辦「日本語學校」,直至18964月才結束,學生最多時達兩百餘人,此為淡水國民教育之濫殤。1915年淡水教會第二次建堂,由當時教會著名的建設者吳威廉(Rev. William Gauld18611923)負責,造價1390元,內長4呎寬5丈,大樑9寸半徑,此教堂因外敷白灰而被稱為「白色禮拜堂」。1919年教會昇格為堂會,並聘鍾天枝為首任牧師,這段期間獲偕牧師之子偕叡廉先生極大的協助。19284月淡水教會決定第三度建堂,並於隔年購買牧師樓(即今禮拜堂西側建築)。

               1930年聘汪宗埕牧師為第二任牧師,並於1942年興建今之紅磚禮拜堂,成為北部部宣教六十禧年之紀念禮拜堂,也成為淡水重要景色之一。在1945年時,中國海軍第四測量隊也曾借淡水教堂樓下為兵舍。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臺灣,大陸各教派的教會也紛紛從大陸撤退,而其差會與宣教師轉向台灣。其中許多外省人遷居到淡水(因有港埠及一些政府機構),淡水教會自然來了不少的外省信徒;為了顧及語言上的需求,主日禮拜就請人來翻譯國語。1950年開始於每禮拜日下午開設國語禮拜,1952年開設小基隆(三芝)佈道所,即後來的三芝偕叡廉紀念教會。1955年,在美南長老教會花翹奇宣教師協助下,在淡水長老教會的場地成立「淡水國語禮拜堂」,直到19683月國語禮拜堂建堂獨立。汪牧師在淡水教會牧會長達36年,這期間創辦「重光幼稚園」,關心淡江中學學生信仰[1],協助建立今之淡水國語禮拜堂,並在三芝及淡水外圍地區野外佈道,退休後依然協助繼任牧師聖工,直至1989蒙主恩召。

               1968年郭東榮牧師擔任第三任牧師,1970年開設今之竹圍教會,並募款建購得今日禮拜堂。1979年趙信恩牧師就任四任牧師,任內建造了教育館--馬偕紀念大樓,成為教會日後發展之極佳硬體。1985年鄭宏輝牧師繼任第五任牧師,推動各種成長事工,聚會人數漸增。1997年鄭牧師離任,但是仍於1998年正式開設「三芝教會」;1999年由曾擔任淡水教會教育牧師(1991~1994)之張思聰牧師接任為第六任牧師,張牧師於2003年離任。200519日舉行「淡海教會」開拓感恩禮拜,同年4月江永遠牧師接任主任牧師,隔年蔡維倫牧師受封立為淡水教會之教育牧師;20108月呂秉衡牧師受聘為第八任主任牧師。201010月聘任江永遠牧師、蔡維倫牧師分別擔任淡水教會關懷牧師與傳道牧師。2016年呂牧師退休,江牧師與蔡牧師離任,201511月鄭浚豪牧師就任淡水教會第九任牧師。

  • 教會建築仿歌德式教堂建築

               哥德式風格始於十二世紀,其建築特色為尖拱、大型窗戶、石頭窗格飾、石拱天花板及飛扶壁,同時利用大型彩繪玻璃窗將聖經故事生動靈活的展現出來,成為信仰精神與建築藝術融合的最好詮釋。在台灣雖無歐洲哥德式教堂的華麗嚴謹,但都隱約呈現出哥德式風格的建築特色。基本上,因為經濟的原因,此種建築大多是在日據時代及光復後才較多。淡水教會目前這棟仿歌德式教堂,是在1932年為紀念設教60年而重建,由著名洋樓匠師黃阿樹(人稱「樹司」)承蓋,三萬塊品質極佳的「黃東茂」磚,以精細的磚工砌出變化有序的壁面;同時採用扶壁,柱頭飾以小帽尖裝飾。內部以11.6公尺大跨距鐵骨托住屋頂。最大特色乃是左邊之鐘塔直插天際宛若禱告的手,當年鐘聲可遠揚到對岸的八里坌,配合著淡水旖旎風光,乃名聞全台的風景線。教堂內部以大跨距的鐵骨托住屋頂,再以木板作天花板,四面窗戶都以西班牙彩色玻璃拼出精美圖案,教會正面有著聖父、聖子、聖神「三位一體」,鐘樓是「五餅二魚」及「客西馬尼祈禱」的基督教聖經故事,透出神聖莊嚴的光線。1998829日經政府公告為臺北縣縣定古蹟。

  • 教會運作:「新重光托兒所」、「偕醫館」、「宣教中心」與「松年大學」

        (1) 新重光托兒所

               「重光」可溯源至馬偕博士在淡水興學史。1937年淡水的加拿大宣教士會在清末的牛津學堂創辦「台」幼稚園,是淡水最早之幼兒學校。1940年西方宣教士離台,遂將設備、鋼琴和部份現款,移讓淡水長老教會繼續經營,但因日籍老師離職和大戰爆發而停辦。

終戰後,1948年在淡水教會內重新開辦,並命名「重光幼稚園」。由曾在加拿大任幼教的馬偕博士孫女偕安蓮姑娘,主持園務和教學兩年之久,經費則由宣教士和淡水教會捐獻。爾後,「重光」一直由淡水教會牧師任園長,直到1975年為符合政府法令,正式立案為「私立重光托兒所」。1984年教學大樓落成,並更新設備、強化師資,並從1985年起,年年獲政府考核為優等獎。新重光幼兒園但是因為少子化與營運考量,於2015年歇業感。

        (2) 偕醫館

               是北台灣第一間西醫院,為 1879 年馬偕獲一位美國底特律同姓馬偕船長之遺孀,為紀念亡夫捐款3000美金而改建的,名為「滬尾偕醫館」,是台灣現代醫學發祥地。1884年中法戰爭時也因搶救傷兵而獲旌獎,後於1912年移往台北吳威廉牧師新建的現代化院舍,即今馬偕紀念醫院。原偕醫館建築輾轉作為教會書房、神學院、診所、學生宿舍、幼兒園等,始終保持原貌。1998829日經台北縣政府指定為縣定二級古蹟。從2008年開始,教會不但將偕醫館咖啡館開幕,青年自願擔任館內服務人員,並且進行導覽相關歷史的解說,同時述說福音見證讓遊客認識基督、認識淡水、認識馬偕。2013年起,與「橄欖華宣基金會」合作經營,成為「偕醫館咖啡館」,週二到週日營運,展示許多歷史與文物。2018年收回由教會經營,目前醫館裡還保有洗濯台、壁爐、門鐘,及馬偕的風琴、藥罐等珍貴文物。

        (3)宣教中心與松年大學

               2008年,購買教會比鄰而立的夜梅花茶室作為現今的宣教中心。2009年,籌設淡水鎮馬偕好厝邊關懷協會,隔年518日成立「台北縣淡水鎮馬偕好厝邊關懷協會」,2011年因應地方改制,將「淡水鎮馬偕好厝邊關懷協會」變更為「新北市淡水區馬偕好厝邊關懷協會」。協會會址就是宣教中心。

               20129月協會申辦新北市松年大學淡水分校,隔年協會自行承接松年大學獨立招生。教會加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松年大學,提供給銀髮族學習成長和休閒交誼的場所。此時,宣教中心不但有松年大學使用,包括還有社區文教、營造和在地文史工作。

               在其他方面,教會也定期支援竹圍馬偕醫院安寧病房的探訪,並每主日到仁濟安老所帶領老人禮拜;除此之外,也至國外的泰北阿卡族、卡倫族短宣以及國內的五峰鄉桃山教會偏遠服務。同時也連結台灣神學院,於每週二晚上開辦神學系的課程; 2000年張思聰牧師時,淡水教會也加入「淡水聯禱會」,和淡水地區其他教派教會的牧長聯合一起禱告。

 

         



[1] 淡水中學設立之後,該學校的學生成為淡水教會的主要信徒。由於淡水中學是寄宿學校,所以每個禮拜天老師都會把學生帶到淡水教會來作禮拜,當時禮拜堂坐滿了淡水中學的學生。淡水中學與淡水女學院被日本政府接收之後,學生也不來參加禮拜,戰後淡水中學與淡水高女從日本人手中收回,每主日學生又回到禮拜教會參加活動。一直到1965年,淡江中學宣布學生自此在學校新蓋的教堂中禮拜,才停止了淡水教會與淡江中學學生如此密切的關係。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