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佛教寺廟及團體介紹 : 觀宗寺

觀宗寺的創建年代不詳,舊稱「義應宮」(或義應間),主祀地藏王菩薩,相傳前清時,欲運棺回唐山安葬者,多借此寺內停柩,等待船期,故亦稱為「停棺寺」。昔日七月鬼節超渡亡魂,滬尾街舉行普渡祭典,必先自義應宮起祭。[1]

義應宮比較可靠的歷史年代依據是在日據初期,明治二十九年(1896)九月,設立滬尾國語傳習所,借義應宮開設學堂,就是今日淡水國小的最前身。因此,我們可以知道至少在日本明治二十九年(也就是清光緒二十二年)之前,義應宮早已存在的事實,至今最少已有一百一十六年的歷史。明治三十一年(1898)二月國語傳習所遷往米市街,同年九月廢止國語傳習所,十月成立滬尾公學校。觀宗寺在此時期做為國語傳習所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是它在淡水初等教育初創的歷史功能與成果是值得重視的。[2]

明治三十四年(1901),日本人阿了和尚在此設淨土宗佈教所,從祀阿彌陀如來佛,當時人稱「和尚間」。除佈教外,後殿供日人安放靈骨及告別式會所,也被稱作「清真寺」。[3]日據末期,盟機空襲時本寺的屋宇受損,地藏王菩薩被移往清水巖供奉,而阿彌陀如來佛也移至鄞山寺(後來由日人領回[4]),寺廟遂為眾人所佔用。

光復之後,義應宮成為淡水清潔隊的住所。後來,有熱心的佛教信徒出資請走清潔隊,並加以修繕後,恭請釋迦牟尼佛祖來寺崇奉,於民國五十二年(1963)正名為「觀宗寺」,[5]寺廟管理人禮請北投法雨寺的妙湛法師擔任住持。民國七十五至八十五年間(1986-1996),陸續整修改建而成今日之規模,目前的住持是由千賢法師擔任。[6]民國九十四年(2005)寺方自緬甸請來觀音菩薩奉祀於一樓,原來的釋迦牟尼佛祖則移至二樓奉祀,另在一旁配祀地藏王菩薩與阿彌陀佛。[7]

觀宗寺目前每年農曆四月有浴佛法會,七月辦盂蘭盆會,年底則舉行「齊天吉祥年度法會」;在法會共修方面,每月初一誦讀《金剛經》、十五日則輪流禮拜慈悲三昧水懺(單月)、藥師懺(雙月)。[8]觀宗寺的管理人請僧人擔任寺廟住持,並主領與庶民的生老病死以及年節慶典相關的重要儀式,基本上就是「民間佛教」中呈現出間信仰向佛教傾斜的一個實例。



[1] 以下有關觀宗寺的歷史資料,引自張建隆,《尋找老淡水》,(台北縣: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6),頁33-34

[2] 同上註;游馥瑋,《從國語傳習所看日治初期臺灣的教育政策(18967─189810月)》,東海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頁23-44

[3] 同上註。

[4] 同上註。

[5] 同上註。

[6] 依據實地訪談資料所得。按:妙湛法師當時是北投法雨寺的住持,應是至淡水觀宗寺兼任住持。妙湛法師於2007年過世,法雨寺爆發住持雙包案,妙湛法師的弟子比丘尼千義法師與比丘千賢法師各說各話,至今尚未解決。(雙包之說依據2011.3.14自由電子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mar/14/today-so1.htm

[7] 依據實地訪談資料所得。

[8] 同上註。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