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淡水的民間寺廟及組織 : 淡水民間寺廟與民間教派的發展和演變

漢人移民在淡水一地的墾殖,最初雖可追溯至明末,但真正較大量的移入,則要到清中期以後。這些來自中國閩、粵二省及台灣本島的漢人移民,在遷居至淡水後,也紛紛將其原籍的神靈,迎請至當地,以護佑其開墾的平安及順利,此乃淡水民間神靈信仰之起始。在移墾初期、聚落未形成之際,囿於時間、經濟及居地變遷等因素,這些神靈,最初皆只奉祀於民宅或臨時搭蓋的簡陋草寮當中。正如增田福太郎及劉枝萬等學者所指出的一般,台灣各地,在移墾初期,最初草建的神廟,通常為庇佑土地開墾順利的土地祠。這些土地祠,或壘土堆石而祭,或只設簡陋的三面土牆,常矗立於田頭田尾、庄頭庄尾之際。另外,則還應當存在一些為安置墾殖過程中所挖到之無名骸骨而設立的有應公廟。現今淡水一地,仍隨處可見低矮的土地公及有應公廟 、地基陰公廟,其中,有不少為開墾初期即已創立。

及至墾殖的面積愈加廣大,人口聚集愈多,街庄逐漸形成、經濟條件也愈來愈好後,淡水的住民,便開始合力興建較大型的廟宇。現今淡水最早興建的廟宇,便是位於老街的福佑宮,創建於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該宮所祀主神為媽祖,媽祖本為一跨地域、跨族群的普遍信仰,淡水又是一河港,航海安全關係重大,故住民也特別崇奉海神媽祖,因此,福佑宮成為七縣移民所共同出力興建的淡水第一座廟宇,自是不足為奇。除福佑宮外,整個清代淡水地區所興建的廟宇,目前所知者尚有如下十五間:文武尊王廟(今聖江廟)、鄞山寺、金福宮、興建宮、和衷宮、蘇府王爺廟、上帝公廟(今聖靈宮)、龍山寺、晉德宮(又稱「將軍廟」)、文昌祠、蕭王爺廟、西秦王爺廟、 行忠堂、米市福德宮及鄧公里福德宮 等。其中,鄞山、龍山二寺,所祀奉者分別為定光佛及觀音菩薩,較屬佛教寺廟;行忠堂為一降神勸善及濟世的鸞堂,不同於一般的香火廟,較具宗教教派的性質;其餘則為道教或民間神靈廟宇。李添春認為清代初中期漢人的民間信仰,因祖籍地不同,因而具有「分類信仰」的現象,此種情況,在淡水也可看到。比如,定光佛是閩西汀州人的原鄉信仰,龍山寺是泉州三邑人的原鄉信仰,上帝公廟是泉州永春人的原籍信仰。這些神靈以及淡水大多數清代所建廟宇的神靈(土地廟不計),最初都是從移民原鄉迎請過來,屬於原鄉的傳統信仰。較為例外的是創立於清末的行忠堂,係源自淡水在地,其創立亦標示著信仰在地化的先聲。此外,從文昌祠、西秦王爺廟及行忠堂的出現,亦顯示淡水的街庄聚落,到清代末期,已從農商為主的社會,開始重視文藝的教化及活動。清代淡水的民間信仰,除上述以廟宇為主體者外,還不能不提到「八庄大道公」信仰。該信仰約興起於十九世紀初期,到了咸豐五年,開始出現淡水、三芝八庄的輪祀制度,因此,其信仰區域涵蓋淡水、三芝二地,信仰人口眾多,雖然至今都未立廟,但無論就人口或地域來看,都是淡水地區非常重要的民間信仰。

到了日治時期,因政權改幟、時局動蕩不安,宗教管理政策亦有所更張的緣故,淡水一地漢人宗教的發展,都受到相當程度制約及影響;特別是昭和十一年(1936)皇民運動開始推行以後,更是如此。整個日治時期,在民間寺廟方面,只有清水巖、忠寮大王廟及沙崙保安廟等三廟的興建;前二者,分別創建於19321934年,後者亦大約建立於此時,顯見只有在時局較為安定的日治中期,淡水的民間信仰,方能有一些發展。其中,尤以清水巖的創建最為重要;該巖在創建之後,即日漸成為淡水一地最重要的民間信仰廟宇。

戰後,國民政府播遷來臺,在面對中國可能的武力威脅,以及為維護自身政權的穩定性,因此而施行長達三十八年的軍事戒嚴體系,對台灣民眾的政治、社會活動,帶來很大的限制。這再加上臺灣經濟因戰爭的破壞及政權的交替而處於重建的過程,是以在戰後,整個台灣的民間宗教活動,幾乎都處於停滯的狀態。在民國四十年代,整個淡水地區,完全未新建任何一間廟宇,此顯然和上列所言諸因素有關。到了五十年以後,因政治及經濟局勢逐漸穩定,宗教活動便開始復甦。淡水一地,在五十至六十年間所興建的廟宇,共計有如下八座:坎頂太子廟、樹興里天寶殿、六塊厝慈玄宮、港仔坪平安宮、坪頂集應廟、竹林慈玄宮、正興宮及孫臏宮。其中,除了集應廟及正興宮所奉祀的保儀尊王和孚佑帝君,是清代從福建祖籍地迎請過來外,其他廟宇的神靈,主要不是在當地撿拾而得, 就是因神靈附於乩身而產生, 顯見至五十年以後,民間信仰在地化的情形已開始普遍。就奉祀主神來說,以玄天上帝最多,有兩間,皆名為慈玄宮。

六十年至七十年間,淡水新興的民間寺廟、神壇,約有十五座,比五十年代多出近一倍。其中,仍有不少神靈、信仰,係清代及日治之時即已從中國迎請來臺,先奉祀於民家當中,抑或在當地,已先搭設簡易房舍供奉,比如,法主宮、義山集應廟、祈福保生宮、三寶宮、福德廟府、巧聖仙師宮、建設街地藏王廟及仙媽廟等。另有幾間,是從外地分香來此,比如幸海宮及青雲堂;前者奉祀廣澤尊王,分香自小琉球,後者奉祀五穀仙帝,係分香自九份青雲殿。至於六十一年所建的黃帝神宮,則是屬於民間教派軒轅教的宮廟,此宮後來成為軒轅教的總部。最特別的是創建於六十年的天元宮,該宮是由靈乩黃阿寬得到神靈的降示而建立,如今,已成為全臺靈乩及會靈山運動的朝聖中心,具有全國性的知名度及影響力,其教義、組織及制度,亦具有新興教派的形態。

七十及八十年代,是臺灣經濟起飛及蓬勃發展的時期,政治及社會風氣亦日漸趨多元、開放,連帶也影響宗教活動的繁盛熱絡,此在全臺各地都可見到類似的情況,最具體的表現,就是廟宇的大肆興建。在淡水一地,七、八十年代新出的宮廟、神壇,各計有二十四間左右,就數量來說,都屬戰後最多。七十年代,雖仍有七、八間的廟壇神靈,係源自淡水早期,但其餘都源自戰後的臺灣本地及淡水當地;到了八十年代,則除一、二間廟壇神靈外,已幾乎全數都是發源自臺灣在地,其中尤以淡水境外移入者居多數。就建廟原因來說,除傳統早期的信仰神靈外,大部分廟壇的興建,都和神靈藉由靈乩或童乩以顯靈有關。臺灣民間信仰,在七十年代以後,逐漸興起「會靈山」運動,如是運動的興起,也連帶產生許多新興宮壇。這些新興的宮壇,在廟名之前,常會冠以「無極」二字,並常至全臺各地宮廟會靈,淡水在八十年代新建的二十四間宮廟當中,即有六間冠以「無極」之名,九十年代亦有三、四間,此乃之前所未見的現象,但八十年代以後卻相當普遍。至於信仰的主神,則以玄天上帝最多,共有九間, 媽祖居次,有五間,瑤池金母或王母娘娘有三間。

九十年代,淡水新興的宮廟神壇數約有二十二間,比七、八十年代稍降。其中有大多數仍是由外地遷入,只有少數一、二間,是源自淡水在地。在信仰主神方面,仍以玄天上帝最多,共有四間,各類的王爺信仰(五府千歲、張李莫三千歲)有四間,媽祖二間。

從以上的探討及分析來看,淡水民間寺廟信仰的發展演變情形,大致和臺灣歷史各階段的政經社會發展情形,相互呼應。清代的淡水,主要是從移民社會發展到定居社會,因此,其信仰絕大多數都是從移民的原鄉分靈過來;信仰初期,存在著不同族群各自信仰其祖籍神靈的「分類信仰」情形,大約到咸豐十年以後,便逐漸出現信仰融合的現象。日治時期,因受到政權巨大變動的影響,民間信仰的發展,相對也受到許多的制約。戰後,整個淡水民間信仰的發展,同樣和台灣政社會情勢息息相關。四十年代呈現停滯現象,五十年代以後,因著政經情勢逐漸穩定,民間信仰也開始恢復發展,其中尤以七、八十年代最為蓬勃興盛。

 

蕭進銘 編輯


[1] 台灣的民間寺廟,亦有少數係由出家人所創建,比如,北臺灣第一座媽祖廟──關渡宮,即是由出家僧人石興和尚所創建。不過,其最初創建雖由出家僧人,但其後來的組織、管理,通常仍由民間人士在主導。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