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民間廟宇調查 : 淡水觀宗寺

- 寺院名稱 : 民國五十二年正名為觀宗寺,舊稱義應宮(或義應間),亦稱停棺寺,清真寺,和尚間。
- 主祀佛、菩薩 : 釋迦牟尼佛(二樓)、觀世音菩薩(一樓)。
- 配祀佛、菩薩或尊者、神祇 : (一樓)彌勒菩薩、伽藍菩薩、韋馱菩薩。
(二樓)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阿難尊者、迦葉尊者。
- 寺院建築形式及材料 : 二層樓公寓(鋼筋混泥土。原本只有一樓,民國八十五年加蓋二樓,後又加蓋三樓鐵皮屋)。
- 寺院建築師 : 不詳。
- 寺院面積、空間及殿堂配置 : 一樓大殿約50坪、二樓佛殿約35坪、三樓為寮房區。
- 寺院最初創建及完成年代 : 不詳。可靠日期在日據初期、明治二十九年(1896)。
- 現今寺院建築及完成年代 : 民國五十二年(1963)重新修改,正名為觀宗寺,於當年中秋穀旦落成啟用。
- 寺院創建原因 : 妙湛法師原本在淡水龍山寺講經及教唱梵唄,因常無機緣能到龍山寺教誦念經,於是法師在淡水的幾位俗家弟子便集資購入此處,加以修繕完成後,再禮請北投十八份法雨寺開山住持妙湛法師,擔任觀宗寺住持。
- 寺院土地奉獻者 : 1963年由妙湛法師的幾位俗家弟子集資購買奉獻。
- 創建寺院主要人士 : 早期不詳。現今觀宗寺的模樣,是由妙湛法師的俗家弟子們共同集資購入,修建完成。
- 寺院興修紀錄及大事紀 : 早期不詳。1963年,觀宗寺由妙湛法師及其俗家弟子們集資購入,修建完成正式啟用。原本只有一樓,民國85年加蓋二樓,後又加蓋三樓鐵皮屋。
- 寺院原址、現址 : 新北市淡水區草東里中正路15號
- 寺院網站或社群網頁 : 無
- 寺院電話 : 02-26262311
- 現任住持 或管理人 住持:千賢法師(比丘;本名吳博英)。
- 常住師父 :本慧法師,展慧法師(比丘尼)。
- 寺院教派歸屬 : 佛教淨土宗。
- 寺院所屬上院 : 妙湛法師擔任住持期間上院為法雨寺。千賢法師擔任住持期間上院為圓通巖。
- 寺院主要修行法門 : 念經、念佛、拜懺…等等。
- 寺院管理方式 : 住持制。
- 歷任住持或管理人 : 阿了和尚(日本人)-妙湛法師(法雨寺開山住持兼任)-千賢法師(妙湛法師弟子,目前亦為圓山圓通巖住持)。
- 寺院出家眾人數 : 3人。
- 寺院信徒人數 : 40至50人左右。
- 寺院信眾分佈範圍 : 大多為淡水當地人,少數來自台北市。
- 寺院相關團體、組織 : 法雨寺、圓通巖、桃園大溪彌陀山寺。
- 寺院主要服務內容 : 每月農曆初一、十五舉辦法會,每周三晚上共修;點光明燈。
- 寺院主要收入來源 : 點光明燈(個人500元、合家2000元 /每年);消災祈福牌位(二樓)。
- 寺院重要資產 : 佛寺為自有不動產。
- 寺院匾額 : 「觀宗寺」(置於一樓正門上方,民國52年,傅宗堯書)「毘盧教主」(置於二樓釋迦佛殿上方,民國第一甲辰年〈民國53年〉,淡水鎮第七屆鎮民代表,傅宗堯書)
- 寺院楹聯及落款 : 觀音山國外貴賓信投禮/宗大屯仙翁翹首邀雲棲(一樓正殿,甲申年〈2003〉,妙湛題,明波書)
- 寺院重要文物及其年代、介紹 : 玉觀音像、阿彌陀佛像
- 寺院全年或例行性重要宗教活動的時間及內容 :
每月農曆初一: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每月農曆十五:藥師懺法會。
每周三晚共修:《佛說阿彌陀經》、《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點光明燈。
【重要節日慶典法會】
農曆正月初一至初四:新春梁皇消災祈安、光明燈上燈法會。
農曆正月初九:齋天吉祥法會。
農曆二月十九:觀音菩薩祝聖法會、清明法會。
農曆四月初一:浴佛。
農曆六月十九:觀音菩薩祝聖法會。
農曆七月十二至十六:孝道月啟建、梁皇消災拔薦大法會。
農曆九月十九:觀音菩薩祝聖法會。
農曆十二月十五日:光明燈圓燈法會。
- 寺院慈善、文教等活動 : 無。
- 分支寺院 : 無。
- 重要關係寺院 : 法雨寺、圓通巖、彌陀山寺。
- 寺院出版品 : 無。
- 寺院相關研究論著 : 無。
- 寺院文史研究相關網路資源 : 淡水維基館.淡水觀宗寺https://tamsui.dils.tku.edu.tw/wiki/index.php/%E6%B7%A1%E6%B0%B4%E8%A7%80%E5%AE%97%E5%AF%BA
- 調查主要採訪對象 : 吳素卿師姐(妙湛法師俗家弟子,法號定私)、本慧法師、展慧法師。
- 調查人員 臺芯誼 調查日期 2018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