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淡水的生命禮俗:成年禮

成年禮源自原始社會的「成丁禮」,中國周代稱為「(士)冠禮」(男子二十歲舉行)(女子十五歲成年所舉行者稱為「笄禮」),係一種為二十歲男子所舉行的加冠儀式;一方面慶祝其成年,一方面則提醒他必須放下未成年前的身份及心態,並以成年人之身心,去勇敢面對、承擔各種責任及挑戰。中國古代的王朝,在魏晉以後,對於冠禮的看重程度,即遠不如婚、喪等禮,以致成年禮長期以來較被忽視。影響所及,台灣一地,只有類似台南開隆宮等廟宇,曾長期舉行「做十六歲」的成年禮儀式。

    淡水地區和台灣大部分地方一樣,長久以來,並無任何官方或民間廟宇組織公開舉行成年禮儀式;但民間家庭透過對七娘媽及石頭公的祈禱、祭拜,則保存著類似「做十六歲」的成年禮。在今日淡水,仍有不少住民,只要家中還有未滿十六歲的小孩,便會於每年農曆的七夕「七娘媽生」時,於午後,準備牲醴、油飯、雞酒、燭臺及薊花(圓仔花)、雞冠花、粉餅、紅絨線、壽金、七娘媽衣等供品,祭拜被視為孩童的保護神──七娘媽,祈求七娘媽可以保佑家中小孩平安無事、順利長大。祭拜過後,即將此紅絨線取代舊線,同樣穿過銅錢或銀牌、鎖牌等物(此即所謂的「絭」),讓小孩掛在脖子上,希望因此獲得七娘媽整年度的庇佑。到了小孩子十六歲,在祭拜七娘媽時,則會準備比先前更為豐盛的供品,以及一座紙竹所糊或紙版拼接而成的「七娘媽亭」,特別答謝七娘媽十六年來的保佑。此年之後,即可不再祭拜七娘媽,已經成年的孩童,也不須再掛帶絭牌,民間謂此為「脫絭」。淡水地區所保留的如是祭儀,雖不一定像開隆宮一般進行「出娘媽宮」的儀式,但也同樣具有成年禮的意涵。只是,這樣的祭儀,隨著時代、社會的演變,也有逐漸示微之現象。

    另外,在淡水中山北路二段二號橋畔,有一座石頭公廟。廟中所供奉的,是一塊斜出地面,類似豬隻形狀的大石頭;該地之所以被稱為「豬哥崎」,也是因為此石而得名。石頭公在台灣許多地方,都被奉為兒童的保護神;此乃因石頭一向被認為是地中的骨骸,石頭本身又具有堅硬的特質,因此,人們相信,祭拜石頭公將能使小孩的筋骨、頭顱,像石頭一樣的健康、硬挺。淡水二號橋畔的石頭公廟,在早期淡水,亦被許多居民奉為兒童的保護神。家中若有未滿十六歲的小孩,特別是那些較歹育飼的,就會被帶來祭拜石頭公,祈求石頭公收他為契子,同時向石頭公求取一條和祭拜七娘媽同樣的紅絨線,讓小孩子回家穿掛,以求獲得石頭公的保護。等到小孩子滿十六歲,在農曆八月十五日石頭公生日那一天,信徒們會準備豐盛的供品,來答謝石頭公長年來的保佑,同時為小孩子「脫絭」, 此即喻示其已長大成年,已可脫離石頭公的庇佑。因此,這樣的祭儀,自然也可被視為某種形式的成年禮。不過,如是的習俗,近年來已不再風行,這和現今社會,醫療條件發達,兒童生病率、死亡率較低,即使生病,也一定是先到醫院治療有關。

    當傳統的成年禮逐漸消失之際,現今社會,為了讓接近成年的青少年,更清楚意識到自己生命已將跨入成年的事實,期許其能徹底拋棄未成年的心態,勇敢承擔起成年人應有的義務及責任,不少的政府機關和民間團體,皆重新為青少年舉行各種不同形態的現代成年禮。位於淡水賢孝里的聖約翰科技大學校牧室,十多年來,即一直為大一入學新生,公開舉行一種具有基督教色彩的成年禮;典禮舉行當天,也會邀請學生家長參加,共同見證自家小孩的成年。此乃淡水地區近年來所出現的一種新穎形式的成年禮。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