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基督宗教介紹:淡江教會
教會名稱 |
淡江教會 |
|||||
教堂建築相關 |
教堂建築形式、材 料及風格 |
現堂位於郢山寺的文化大樓的 1、3、4 樓,該大樓建築材料為 RC 鋼骨、鋼筋、水泥,建築風格偏向一般大樓 |
||||
教會的面積、空間及會堂配置 |
1 樓
|
1、大堂(會堂): 年長者活動場所(如養身拳)以及社區活動地點,現在也通過為淡水地區鄧公里的長照據點。大堂約有 300~400 個座位, 平常多為老人進行各項活動的場所,而老人活動中的養身拳(每周一到五的早上 8~9 點)可視為太極拳的變化型, 動作比健康操要慢,較適合老人家,除此之外還有十多項的社區服務,這也與淡江教會的定位(積極對外)非常有關。 大堂與副堂(禱告殿)為主要使用場所 2、101~103 為教室 3、咖啡廳(交誼廳)在電梯前的區域 |
||||
3 樓 |
教會 3 樓教室為小太陽(國小生)、中太陽(國中生)、大太陽(高中職生),但後兩者人數較少,故多以小太陽為主。 小太陽(弱勢的國小課輔):因家長太忙、單親、經濟弱勢等因素的國小童童,下課後接至教會進行輔導,類似安親班,將近 10 年,最初是從教會同工的小孩開始,現在一天有將近 100 位學童 來。 |
|||||
4 樓 |
1、辦公室:教會行政辦公室(牧師辦公室、全職同工辦公室) 2、展演廳(卓越廳):算是教會的小書堂。 3、401~408:其一為行政用途,其餘為小房間與琴房,現多用於進行 SOZO(希臘文-內在醫治)的工作。 SOZO 就型態來講類似諮商,此服務有兩個層面的意涵:第一個層面是透過談話來幫助與會者了解生命中的一些故事、歷程; 第二個層面是非常信仰導向的,我們相信我們的神是人最終的醫治與盼望,我們常常處在一些困難之中, 但自己可能聽不見、或是無法分辨、聽不到上帝的聲音,藉由 SOZO 的過程,我們可以透過受訓練的同工來協助我們去聆聽上帝的聲音, 以此來對生活上的一 些困難、難處來給予一些回應。 |
|||||
教會最初創建及完 成年代 |
2001 年 9 月底於淡水老街(中正路 57 號 2 樓)設立 |
|||||
現今教會建築及完 成年代 |
現址:淡水學府路 36 號(鄞山寺文化大樓) 未來:新北市淡水區淡海段 208 地號,靠近新市鎮崁頂五路 |
|||||
最初創建教會 主要人士 |
黃國倫牧師夫婦以及七位門徒 |
|||||
教會原址、現址及古地名 |
原址:淡水老街(中正路 57 號 2 樓) 現址:淡水學府路 36 號(鄞山寺文化大樓) 未來:新北市淡水區淡海段 208 地號,靠近新市鎮崁頂五路 |
|||||
教會沿革及大事記 |
|
|||||
|
年份 |
重要事項(首次) |
|
|||
2001 |
9 月黃國倫牧師夫婦於中正路 57 號 2 樓(淡水老街)成立淡江教會 |
|
|
|
12 月首次教會福音活動:聖誕節報佳音 |
|
|||||||
2002 |
12 月淡水老街「街頭佈道」:劉志雄博士聖誕佈道會 |
||||||||||
2003 |
10 月渴慕真理:陳希曾博士研經特會 |
||||||||||
2004 |
5 月門徒進深:黃牧師主領三芝雙連安養院「正常基督徒特會」 |
||||||||||
2005 |
9 月教會人數成長至 120 人,空間不足,遷至現址(學府路 36 號) |
||||||||||
2006 |
12 月聖誕嘉年華園遊會「淡水搏感情、平安聖誕暝演唱會」 |
||||||||||
2007 |
2 月所羅門團隊成立 4 月復活節福音歌仔戲佈道會 6 月淡水馬偕日 12 月牧養轉型:教會小組牧養系統啟動 |
||||||||||
2008 |
7 月中元平安祭歌仔戲佈道園遊會 |
||||||||||
2009 |
3 月 ALL PA ZONE 大專學院巡迴佈道演唱會 11 月植堂:台北 101 教會 |
||||||||||
2010 |
3 月植堂:台中烈火教會 11 月植堂:基隆遠東劇院教會 11 月 Fire Maker 事奉團隊成立(為移動教會) |
||||||||||
2011 |
|
||||||||||
教會網址或社 群網頁 |
|||||||||||
教會電話、 |
Tel:(02) 2626-7454 Fax:(02) 2626-7180 週二至週六 09:00-18:00 週日 09:00- 15:30 |
現任
牧師 |
(4)王耘政 牧師+洪萃雲 師母 |
||||||||
教
會
人
事
及
管
理 |
教會管理方式 |
淡江教會中彼此皆為弟兄姊妹,所以沒有選舉的制度。據訪談內容可瞭解淡江
教會沒有選舉長老的概念,不是依照民意來產生教會的領導人員:從早期至
今,主要做事的人
為小組長、長老牧師,教會中的長老是由第一任牧師(長老,也就是創會牧師)
所任命,教會的傳道在牧師的帶領下,有可能會被按立成為牧師(長老),類似
門徒制,第一任牧
師按立傳 道,傳道在按立下一任傳道之時就成為長老。 |
|||||||||
歷任牧師 |
|
年分 |
牧師、傳道 |
年分 |
牧師、傳道 |
|
|||||
2001 |
黃國倫長老牧
師(第一任主任
牧師)、松慕強
傳道、高豫汝
傳道 |
2010 |
韓敬歆(同
年前往台
中烈火)、
林弘道傳
道、王耘
政助理傳
道加入、
黃偉南傳
道成 為牧師、莊育銘牧師接任第二位主任牧師 |
|
|||||||
2002 |
莊育銘傳道加入 |
2011 |
|
|
|||||||
2003 |
高豫汝至海外傳道、俞崇信牧 師加入 |
2012 |
|
|
|||||||
2004 |
|
2013 |
|
|
|||||||
2005 |
莊育銘傳道任
第二位長老牧
師,至台中傳
道、吳俊璋傳
道 加入、俞崇信牧師回美國 |
2014 |
|
|
|||||||
2006 |
松慕強傳道成為第三位長老牧 師 |
2015 |
|
|
|||||||
2007 |
士林錫安堂曹立中牧師開始主 領查經班 |
2016 |
|
|
|||||||
2008 |
郭愛愛;胡夏梅實習傳道加入 |
2017 |
|
|
|||||||
|
|
|
|
黃偉南;王秉韻傳道(南港新心 教會)加入莊育銘牧師回淡水 |
|
|
|
|||
2009 |
朱冠群傳道、許瑋玲實習傳 道、羅致道牧師加入 |
2018 |
|
|
||||||
教 會 職 工 人 數 及 工 作
|
|
|||||||||
|
牧師 |
傳道 |
職工 |
|||||||
莊育銘 主任牧師羅
致道 牧師+張元師
母 鄭惠美 牧師 王耘政 牧師+洪萃
雲 師母
吳惠蘭牧師 |
【年長者事工&哥尼流慈惠事
工】郭愛愛傳道+邱金容 弟兄
【學青牧區】陽振君 傳道 【研究部】陳振陽 傳道 【學青牧區&行政】陳易佐 傳
道+周瑋庭師母
【宣教部】楊明玲傳道 |
【小太陽課後陪讀事工】莊雅惠校長 【中太陽課後陪讀事工】張曼懷師母 【SOZO 事工】 江艾玫 【會計】陳秋燕 【影音】陳文傑 【專案執行】劉瑞恬 【出納】侯芳芬傳道 【總務】江杰穎 【設計】王麗婷 【兒主】梁茲曦 【網站】陳怡如 |
||||||||
信徒總人數 |
目前為止約 1000 人上下 |
|||||||||
信徒結構 |
以淡水地區居民為主要信徒來源,部分信徒來自台灣各地,如:永和、三芝、五股等地居 民,因收看好消息電視台等影音平台並了解與受吸引,而至淡江教會受洗為信徒。 |
|||||||||
聚會 人數 (含華 語、 台語 及 外國 語) |
基本上分為以下幾種小組:青年牧區、社青小組、弟兄小組、姊妹小組、家庭小組、混合
小組,各小組由專門小組長負責帶領,因本教會希望上帝天天把得救的人交給我
們,所以不太注重於統計人數變化,故各組的詳細人數唯有各自小組長以及主任牧師才有
確切數 據。
而各小組與各日常活動所使用的語言以國語為主,偶有台語與英語的使用,目前所有的聚 會活動中唯有第二堂主日崇拜有固定的英文同步口譯。另外過往有過台語崇拜,但 目前已
沒有。 |
|||||||||
教會組織架構 |
教會主要成員以牧師、全職事工、各組小組長為主,但並無明顯的上下之分 |
|||||||||
教會附屬或相 關團體、組織 |
TKC 創意音樂學院(2015 成立)、台北 101 教會、台中烈火教會、基隆遠東劇院教會、Fire Maker 事奉團隊成立(移動教會)、所羅門團隊(雅歌會館管理者) |
|||||||||
教會重要資產 |
建設中新堂 |
|||||||||
教會主要收入 來源 |
義賣、信徒奉獻 |
|||||||||
每週重要聚會 |
(1)崇拜聚會 |
(1)禱告會 |
||||||||
教會全年主要活動及其時 間、內容 |
除上述的平日、信徒活動外,另有「台灣接棒行腳愛台灣南北義走」、不定期的義賣、福音活動、社區事工 |
|
對外 關係 |
該教會所處的社區 特色與所處社區的 關係 |
因現在教會所在 2 樓為實康復健中心,該復健中心在淡水地區屬於蠻重要的一個復健診所, 因為淡水地區屬於高齡化比例偏高的區域,所以淡水地區的老人很需要復健這個部 分,經常看到復康巴士載老人至此進行復健,因此對於在此周邊的居民活動場所中, 是一個很熱門的地點,來復健的老人可能因此會順帶的餐與淡江教會舉辦的老人活動 |
該教會有哪些特殊 宣教作為 |
1、早期會有提供便當給街友、弱勢家庭,1919(急難救助-現金)、
食物銀行(定期與基督教救助協會-1919 食物包發送)、小太陽(弱勢關懷)) 2、中元節福音活動 |
|
教會相片及說 明 |
|
|
教會出版品 |
莊牧師所出版之書籍、教會信徒畫冊、畫中有話、周邊商品 |
|
教會相關研究 論著 |
潘牧迪,2014,台灣基督教會的數位行銷策略:以「IM 行動教會」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 |
|
教會文史研究 網路資源 |
無 |
|
調查主要採訪 對象 |
陳易佐傳道 |
|
調查主要參考 資料 |
淡江教會官方網站 |
|
調查人員及日期 |
許佑謙 2018.11.29 至現場訪問 2018.12.11 以信件詢問訪談後續之疑問 |
|
備註或附錄 |
額外參考資料: 1、淡江教會網站 2、淡江教會 FB 3、淡江教會兒童牧區 FB 4、鄞山寺-淡水維基館 5、陳易佐傳道提供的淡江教會資料 6、現場拍攝照片 7、2018/11/29 訪問內容
8、2018/12/11 信件詢問資料 9、淡江教會動土建堂 莊育銘:接起馬偕宣教棒子 http://krtnews.tw/chinese-church/local/article/15467.html 10、千人行腳愛台灣就是今天!青年接棒思想國度帶出合一-用雙腳走出復興 http://www.cdn.org.tw/News.aspx?key=10691 |
淡江教會成立於2001年9月,於淡水中正路老街開始聚會,因聚會人數不斷增加,原場地已不敷需求。2005年9月,搬遷至學府路36號,並開始陸續舉辦各樣大型文化活動。2009年10月,教會人數增長至600人,次月於台北101植堂(101教會),2009整年度受洗人數突破101人。2010年3月於台中植堂(烈火教會),同年11月於基隆植堂(基隆遠東劇院教會)。2001年9月~2009年8月,主任牧師為黃國倫牧師,2010年9月莊育銘長老接任第二任主任牧師。目前共有5位牧師與5位傳道同工。
其例行聚會包括有:週日上午 09:00~10:30為主日崇拜,11:00~12:30為兒童主日學;週二上午09:30 ~11:30為「台語年長者聚會」;週三晚上7:30~8:30是「全教會禱告會」時間;週四上午10:00 ~12:00為「國語年長者聚會」時間;週五上午10:00 ~12:00是另外一場「台語年長者聚會」;週六晚間是青年崇拜,時間為7:00~9:00。
淡江教會的增長乃根據神所賜的異象經文【創世紀】 1章28節:「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以傳福音與牧養造就門徒、以宣教和植堂廣傳福音、並推行國度事奉,改變並帶領世界、治理這地。對淡水在地居民著重推動社區學苑、小太陽陪讀、年長者與原住民關懷成長事工,並有濟貧慈惠事工,發放白米、棉被、免費剪髮…等服務。近年推動許多大型創意活動,並結合文化深耕,最受民眾歡迎的活動有「中元平安祭」與「聖誕小鎮」。
教會名稱:淡江教會
所屬教派 |
無教派 |
成立時間 |
2001.09 |
現任負責人 |
莊育銘 |
主日聚會人數 |
約 750人 |
教會地址 |
251新北市淡水區學府路36號1F、3F、4F |
聯絡電話 |
2626-7454 |
教會Email |
傳真電話 |
2626-7180 |
|
教會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