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基督宗教介紹:靈糧堂
靈糧堂(Bread of Life Christian Church)始於1943年由趙世光牧師於中國上海創辦的上海靈糧堂與中國靈糧世界佈道會。開始在中國華東一帶以設立分會與出版刊物方式傳授基督福音。之後因為中國共產黨不允許宗教存在的實情,趙牧師放棄上海及華東等各地教堂組織,前往香港,並且於1949年於香港九龍成立九龍靈糧堂。1954年9月,趙世光牧師來台佈道,於台北市第一女中的佈道會深受歡迎後,正式成立台北靈糧堂。1957年8月寇世遠牧師任職為台北靈糧堂首位專職牧師。同年11月,靈糧堂於台北市和平東路建立首座靈糧堂集會場所。1969年寇世遠辭靈糧堂另立基督之家,改由鄭昌國牧師接任,並持續以設立主日學與團契等方式召募教徒。1977年周神助接任主任牧師一職,他改良韓國基督教派的靈修方式,以創新的晨禱方式,吸引台北市民。至1990年,光是台北靈糧堂每主日就有兩千餘人教徒固定前往。同時間,該教會也派資深同工前往高雄、台中、新北市、甚至偏遠的花蓮、台東設立分堂。最近幾年,靈糧堂於敬拜、讚美、禱告,甚至神蹟醫病等佈道方式已脫離傳統福音派的範疇。
韓泰鉉1968年出生於韓國慶州,目前是生命培訓學院的講師,也是宣教植堂處的同工。韓泰鉉從國中開始就立志要成為宣教士,他回憶說:「國中一年 級因為參加某教會退修會,感受到耶穌犧牲的大愛,立志要成為宣教士。」讀大學時期,他加入剛成立的大地教會學生團契,該教會牧師的弟弟河用仁牧師 開始萬國敬拜讚美學校的事工,韓泰鉉就成為第一批發起承辦的同工。
1991年他參與在中正紀念堂舉辦的第一屆萬國敬拜讚美節慶的籌辦工作, 他回憶說:「當時吸引了超過一萬人一起來敬拜上帝,台灣的屬靈空氣明顯動了起來。我也在那個時候受到上帝的呼召,要將畢生奉獻給華人教會。」
1993年他到香港負責萬國敬拜讚美節慶,當時他只有25歲,第一次負責這麼大型的活動,心裡其實是很緊張的,他回憶說:「當時香港的教會都很保守,為了籌辦香港地區萬國敬拜讚美節慶,我每天風雨無阻到活動場地——香港體育館,為香港、台灣以及中國大陸禱告......。感謝主,後來那次節慶辦得很成功,也為香港教會帶來很大的突破。」
韓泰鉉在香港服事了三年後,2000年一月韓泰鉉更進深去了中國宣教,一直到2014年離開中國為止,韓泰鉉將人生中最菁華的十七年歲月都奉獻給華人教會。
鄭鎮和是靈糧生命培訓學院副院長韓泰鉉牧師的太太,一般人稱她為韓師母。從年輕時就參與在萬國敬拜讚美的服事中,也在其中認識現在的先生。婚後兩人先是搬到香港,隨後因先生的留學計畫前往英國,回到韓國後,夫妻兩人在萬國敬拜讚美服事了三年,接著又因為對華人的負擔而舉家搬遷到上海,這一待就是十四年,期間五個孩子陸續誕生,之後因緣際會去到日本北海道,原本以為這次將會待得久一點,沒想到待了短短三個月後又回到韓國,接下來,完全不在計畫中的,全家一起來到了台灣。
韓泰鉉牧師全家福(圖一) Katie目前為淡水靈糧福音中心負責人(圖二)
(圖一)
(圖二)
Katie Clague Chen 在19歲時我去了菲律賓半年多,跟著非政府機構服務流落街頭的小孩,但後來神說要回去英國繼續完成學業,並告訴我預備開始學中文,因為未來祂會差派我去亞洲。
大三時在上海待了一年,畢業後在尋求方向時,原本以為自己會再去中國。特別我是那種喜歡去有極大需要的地方的人,會特別有動力,但是待在安逸的地方反而容易感到焦慮,因此當神告訴我要來台灣時,內心其實有一點抗拒。以前最害怕的是萬一神叫我留在英國,結婚生子、買房子、工作一輩子,這幾乎可以說是種夢靨,可能很怕人生沒有意義。
在決定是否要來台灣前,我和家人、屬靈同伴都談過,沒想到他們都很支持,認為這是我的呼召,連當時所屬的教會都很願意祝福、按手差派。但最特別的是,爸爸說早在半年前神就告訴他將來女兒會去到台灣,所以他從那時起就和媽媽一起為我禱告。
神曾經告訴我:「妳要離開英國,好像再也不回去一樣。」所以我知道自己將來可能不會再回故鄉,只是也不曉得在台灣究竟會待多久。
來到台灣後,神預備了一位非常關鍵的人物姚信潔姊妹來接待我,她的家人也把我當成家裡的一份子。可能因為台灣的文化多半是以家庭為單位,我覺得外國人在台灣如果沒有這樣的家庭接待,其實很難融入,但是因為信潔和她的家人,我就比較能夠適應。
剛來時比較多挑戰是在友誼方面。有段時間神感動我服事兩個建築系的女生,在她們畢製最忙碌時,常會買吃的、喝的送去,但她們卻從未主動關心我。畢業前我安排了一趟四人的泰國畢業旅行,旅程中她們留意到我和信潔的交情,比起和她們的更加深厚,就在最後一天晚上找我們「攤牌」,後來我對其中一個女生說:我很願意當你的朋友,但是真正的友誼應該是雙向的。沒想到當下她竟然回說:對我來說妳就是一個外國人。
當下的感覺真的很痛,雖然回台灣後我們還是和好了、也繼續當朋友,但我也要學習去接納,在台灣一輩子自己都會被視作是一個外國人,這是沒有辦法避免的事。
研究所畢業後,很多人會一直問:預計何時離開啊?打算什麼時候走?那種感覺是滿被拒絕的。加上有段時間教會很常說:「台灣要在台灣人的手中得救!」這句話有很多不同的解讀方式,但當不斷聽到時真的會想說,「對,其實這裡不需要我」,然而一方面自己的心又離不開,當時就滿困惑的。
有一次當區長蔡宛凌為我禱告時說:「神沒有忘記和妳立的約,妳不需要任何工作或理由留在台灣,神就是妳的理由。」之後神叫我每天去禱告殿,什麼都不要做,就是禱告。這樣的狀態大概持續了半年,過程滿痛苦的,直到神透過一本講淡水歷史的書、以及馬偕博士的事蹟來呼召我;後來當我站在馬偕家族的墓地時,神說:「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翰福音十二:24)那時候真的很感動,也是透過那節經文知道神要我留在淡水。
直到確定留在台灣,我才敢開始考慮交男朋友。但在我的世界觀中,每個人都是屬神的、都是同一國,所以有時我會忘記自己不是台灣人,也不會把先生當成是外國人,甚至不覺得這是段異國婚姻,尤其我們兩人想法、價值觀都很像,所以婚姻中摩擦其實不多。
但在家庭文化方面就真的有許多不一樣,像是交往大概兩個星期就和男友家長見面,或是交往一個月就和男友的全家人一起出遊,這在我的成長背景中是不太可能發生的事,像這些就滿需要溝通和討論的。
Katie與先生結婚多年,目前育有一子一女(圖三) 淡水靈糧福音中心大合照(圖四)
(圖三)
(圖四)
禱告、祝福(圖五)(圖六)
(圖五)
(圖六)
教會名稱 |
淡水靈糧福音中心 |
||||||
教堂建築相關 |
教堂建築形式、材料及風格 |
一般現代建築 |
|||||
教會的面積、空間及會堂配置 |
|
||||||
教會最初創建及完成年代 |
2013年 |
||||||
現今教會建築及完成年代 |
|
||||||
最初創建教會主要人士 |
Katie傳道&陳逸文執事 |
||||||
教會原址、現址及古地名 |
新北市淡水區中山路123號5、6樓 |
||||||
教會沿革及大事紀 |
|
||||||
教會網站或社群網頁 |
https://www.facebook.com/danforjesus |
||||||
教會電話、Email |
(02)26211953 |
現任牧師 |
呂榮生牧師 陳仙傳道 |
||||
教會人事及管理 |
教會管理方式(財團法人、小會、執事會) |
財團法人台北市中國基督教靈糧世界佈道會台北靈糧堂 |
|||||
歷任牧師 |
呂榮生牧師、陳仙傳道 |
||||||
教會職工人數及工作 |
2位傳道、1位幹事、2位約聘校園宣教士 |
||||||
信徒總人數 |
男: 女: |
||||||
信徒結構 |
職業: 教育: |
||||||
聚會人數(含華語、台語及外國語) |
約150-170人(含兒童、華語及國外) |
||||||
教會組織架構(各團契與管理架構) |
台北靈糧堂 |
||||||
教會附屬或相關團體、組織(如幼兒園、安養院、咖啡座…) |
|
||||||
教會重要資產(不動產、古蹟、文件) |
|
||||||
教會主要收入來源 |
會友奉獻 |
||||||
每週重要聚會 |
星期日10:30主日崇拜(English available)、兒童主日學; 星期日14:00 Blessed崇拜;星期三16:30尋寶俱樂部; 星期五19:00 Pure Love學生崇拜 |
||||||
教會全年主要活動及其時間、內容 |
寒令營、夏令營、復活節、母親節、週年、感恩節、聖誕節 |
||||||
對外關係 |
該教會所處的社區特色與所處社區的關係 |
淡水老街週邊、清水市場週邊、茶室、辦公大樓、各式商店、銀行大樓 |
|||||
該教會有哪些特殊宣教作為 |
每年皆有對外,例如:日本、緬甸、肯亞;對內,例如:淡水區國中、小,宜蘭華興部落、東石部落中的兒童、青少年 |
||||||
教會相片及說明 |
|
||||||
教會出版品 |
|
||||||
教會相關研究論著 |
|
||||||
教會文史研究網路資源 |
https://www.breadoflife.taipei/literary/article/koo9l/%E9%A6%96%E7%88%BE%E9%9D%88%E7%B3%A7%E5%A0%82%E9%A6%96%E9%83%A8%E6%9B%B2-%E9%9F%93%E6%B3%B0%E9%89%89%E4%BA%BA%E7%94%9F%E7%9A%84%E9%AB%AE%E5%A4%BE%E5%BD%8E |
||||||
調查主要採訪對象 |
王顗婷 |
||||||
調查主要參考資料 |
https://www.breadoflife.taipei/ |
||||||
調查人員 |
盧俊任、盧美吟 |
調查日期 |
2020/5/31 |
||||
備註或附錄 |
https://asiaforjesus.net/web/?menu=fp&fp_id=1551&menu_id=4 |
1、淡水靈糧堂
1997年開始,淡水許多住宅大廈社區如雨後春筍,再加上捷運通車後,小家庭族群大量遷入,淡水居民的人口結構已有很大改變。雖然因為某些因素,1996年9月舊淡水靈糧堂併入士林靈糧堂,但是到了2003年,就有重新拓殖淡水靈糧堂的異象。2003年7~9月籌備,由黃種吉傳道負責,尋找會堂地點要符合人潮聚集、交通便利、位置顯著等要件,在9月便尋到了英專路鬧區現址。2003年10月第一個主日,新淡水靈糧堂開始主日崇拜。2005年3月在同棟大樓增租一層樓,作為主日的兒童聚會場地,並從台北靈糧堂引進親職教育課程。一開始仍以士林靈糧堂為其母會支援。
教會建立初期,基本成員是兩個小組,但在士林靈糧堂的敬拜團隊及主日講台的支持與協助,使本堂的弟兄姊妹能夠起來承擔服事。教會建立初期穩定後,即開始有週二晚禱告會及週六晨禱。目前有三個成人小組、一個學青小組;每個月兩次主日會後愛筵,凝聚沒有參與小組的會友。另一方面,積極向淡江大學、真理大學、基督書院、聖約翰科技大學的學生傳福音,並成立大學生小組事工。更積極參與淡水眾教會「聯禱會」,為的是與淡水眾教會同心興旺福音。
2009年2月再拓植淡水毘努伊勒靈糧堂,以板橋靈糧堂為支援母會。該堂原本設於新生街,後因地點與租約問題移到新民街120巷43號地下室現址。
教會名稱:淡水靈糧堂
所屬教派 |
靈糧堂系統 |
成立時間 |
2003年10月 |
負責人 |
黃種吉牧師 |
主日聚會人數 |
約 110 人 |
教會地址 |
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0號3樓 |
聯絡電話 |
02-2626-9995 |
教會Email |
church@dsllc.org.tw |
傳真電話 |
02-2626-9996 |
教會名稱:毘努伊勒靈糧堂
所屬教派 |
靈糧堂系統 |
成立時間 |
2009年2月 |
負責人 |
王明悉牧師 |
主日聚會人數 |
約 80 人 |
教會地址 |
新北市淡水區新民街120巷43號B1 |
聯絡電話 |
02-2622-2766 |
教會Email |
miltondebroah@seed.net.tw |
傳真電話 |
02-2625-66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