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淡水基督宗教介紹:馬偕博士的宣教時期

馬偕博士的宣教[1]

馬偕博士,加拿大安大略省(Ontario)牛津郡(Oxford)人,生於西元1844年。馬偕少時曾聽聞英國宣教師賓威廉(Rev. William C. Burns)牧師講述在廈門傳教的情形,內心深受感動。自美國普林斯頓(Prinston)神學院畢業後不久,馬偕向長老教會申請海外宣教獲准,受命和英國長老教會合作,但是在廈門、汕頭、台灣這三個選擇中,他選擇來到台灣,於1871年(同治十年)奉派來臺。馬偕牧師在1871125日到達香港,6日搭汽船前往廣東,這是他第一次見到真正中國的景致; 1210日到達汕頭,與宣教師一起在中國人中講道和分發藥品,也參觀了當地的醫院和教堂,在當地他也體驗到了當地人對基督徒的不友善1227日前往廈門,次日搭雙桅帆船「金陵號」前往打狗(高雄),29日到達。

在台灣南部的教區,他前往當時英國派往台灣第一位長老教會牧師李庥牧師處,在那裡停留三個多月的時間,和李庥牧師前往教會巡視或佈道並學習中文。綜觀馬偕在英國長老會教區的經驗,對於後來在北部宣教的工作應有相當的幫助,不管是巡迴佈道、開設醫館、分發藥品、開設學校訓練助手等,都與後來馬偕牧師在北部教會所進行的工作相類似。

隔(1872)年39日,在李庥牧師、德馬泰醫師的陪同下到滬尾,並佈道、醫療與教育等多項事業,於是這日成為北部設教紀念日。馬偕以自己住處允充診所,就他在多倫多及紐約所受的短期醫學訓練從事醫療傳道。包括免費提供「白藥水」[2]、拔牙[3]、以及提倡公共衛生的注重[4]1879年(光緒5年),馬偕在美國底特律馬偕船長遺孀捐助三千美金的協助下,創辦「滬尾偕醫館」,此為今日馬偕醫院之前身,亦為臺灣北部新式醫學發展的濫觴。中法戰爭時,偕醫館曾因協助救治傷兵有功,而獲劉銘傳褒揚。

馬偕熱愛台灣,努力學台語,來台五個月就首次以台語講道,是出色的演講家:第三年開始編「中西字典」[5]6664個漢字,後來增補為9451字)。1878年(光緒4年),馬偕與五股坑女子張聰明結婚,育有一子二女。1882年(光緒8年),馬偕獲家鄉牛津郡人士贈金,在臺創立「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ege),做為本地傳教師的培育學校;兩年後,又創辦「淡水女學堂」[6],此兩者皆為北臺新式教育的開端。當時馬偕教學的內容除了神學和聖經,還包括其他一般學科,上午讀書,下午去偕醫館實習,晚上有講道練習,互相批評討論。

馬偕的早期宣教(1872-1878)是以淡水河、新店溪、和基隆河沿岸--也就是台北盆地--為主,後期(1886-1891)才往蘇澳、宜蘭擴展,向南也到苗栗、公館一帶。他在台宣教三十年,馬偕建立教會60間,本地籍傳道師60人,本地籍牧師2[7],本地女宣道婦24名,陪餐者1738人,受洗者2633人,診所60處。1900年(明治33年)馬偕最後一次巡視宜蘭的教會,回到淡水後因為罹患喉癌導至聲音沙啞,連牛津學堂開學,他都無法教課,後來喉嚨潰爛,吞下去的食物都從喉嚨的洞流出來,他自知上帝召喚的時刻到了,就趁家人和輪流看護的學生不注意,突然跑到學堂大聲敲鐘,把學生召集起來,吃力的上完最後一堂課。隔(1901)年,馬偕因喉癌去世於淡水,年五十八歲。

雖然馬偕逝世了,但是他的影響卻深遠至今。他在淡水留下的基業,雖經過時代的變遷,其後繼者在理念和技術上卻一直調整經營方式、繼續造福今天的淡水。他所創辦的醫療中心滬尾偕醫館,已發展成全台聞名的馬偕紀念醫院。他所開設的牛津學堂、台灣第一所女子學校淡水女學堂也延伸成今日的淡江中學及真理大學。而親手設立為北台灣開基教會的淡水教會,到今天仍是淡水最具代表性的教會。



[1] 此部份是從本人所撰〈地方政府與地方宗教勢力之互動研究-以淡水鎮馬偕紀念為例〉摘錄出來,該文發表於2010.6.9於真理大學所舉辦之「2010年交融與跨越:馬偕學在西方與台灣」國際學術研討會。

[2] 馬偕的「白藥水」乃醫治瘧疾的特效藥金雞納霜加檸檬汁調製而成。不少人看見裝「白藥水」的玻璃瓶子很好看,裝病向他需索,而後將藥水倒掉,收藏玻璃瓶玩賞。

[3] 據馬偕博士自己記載:「往往我們旅行到鄉間時,即先在空地或寺廟臺階上唱一、二首聖詩,然後替人拔牙,繼而開始講道。病人常站立不動,俟牙被拔出後,牙即被置於也們的掌上,如果我們保留了他們的牙齒,則將引起懷疑:我常在一小時內拔取一百顆牙齒,自一八七三年以來,我親手拔起了二萬一千顆以上的牙齒。」《台灣遙寄》,p.244

[4] 當時臺灣虐疾猖獗,很多居民均得此病死亡。馬偕研究虐疾猖獗的原因,發現一般民眾住屋的周圍雜草叢生,竹林茂盛,水溝不通,污水宣洩,蚊蠅滋生,環境衛生極為不良。故開始倡導公共衛生,鼓勵民眾除草,通水溝,以減少傳染性蚊蟲的繁殖。

[5] 「中西字典」,是最早的台語音漢字典,刊於1893年,共226頁。英文書名是“Chinese Romanized Dictionary of the Formosan Vernacular”。書背面寫著:「耶穌降世一千八百七十四年英屬加拿大國偕叡理作中西字典大清光緒十七年台北耶穌聖教會寄印上海美華書館復版」。馬偕博士獲得上海美華書館(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的字表,是依部首及字劃編排者,共有6664字。他把這些字抄寫在筆記簿,逐漸完成其注音及釋義,1874年初稿成,後來慢慢增加字數。此書所收字數有9451字;每字以羅馬字註台灣的讀音並解釋其義。詳見賴永祥撰「台灣史話」(23) 〈馬偕「中西字典」〉,《台灣教會公報》 1897期,1988710日。

[6] 女學堂第一屆即招收34名學生,不但學費全免,還補助交通費、提供吃住與衣著。但當時的漢人受到傳統禮教的約束,有錢人不希望家中女子拋頭露面;窮苦人家則不知受教育這件事,結果最捧場的卻是馬偕曾去傳教的宜蘭噶瑪蘭族。馬偕著、周學普譯,《台灣六記》,頁124-129

[7] 為落實本土化和「自給」,馬偕博士於1885年封立嚴清華和陳火(榮輝)為牧師。

 

瀏覽數: